國產軸承和進口軸承的差距有哪些
軸承在我國工業生產和應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就軸承生產而言,盡管在經濟規模上我國的軸承行業在全球軸承總量排名第三,但技術和產品精度始終與進口軸承差距很大。
01
國產軸承的質量差異
國內外的大量測試表明,保持架,密封圈和鋼球的加工質量對軸承振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其中,鋼球的加工質量對軸承振動的影響最明顯,其次是套圈的加工質量。最主要影響因素是鋼球和套圈的圓度,波紋度,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磕碰傷等。
中國鋼球產品最突出的問題是振動值的離散大和嚴重的表面缺陷(單點,群點,凹坑等)。盡管表面粗糙度,尺寸,形狀和誤差不低于國外的水平,但是合套后軸承振動值高,甚至會產生異常聲音。主要問題是波紋度不受控制(沒有標準,沒有合適的測試和分析儀器),這也表明機床的抗振性較差,并且砂輪,研磨盤,冷卻液和工藝參數存在問題;另一方面,有必要提高管理水平,以避免諸如磕碰傷,劃傷和燒傷的隨機質量問題。
對于套圈,對軸承振動的最嚴重影響是溝道波紋度和表面粗糙度。例如,當中小型深溝球軸承的內外溝道圓度大于2μm時,會對軸承振動影響明顯。當內外滾道波紋度大于0.7μm時,軸承振動值會隨著波紋度的增加而增加。溝道磕傷嚴重振動可能會增加4dB以上,甚至可能會出現異常聲音。
軸承行業多方面差距
1.工業技術差距。技術工人甚至工程師的地位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,大多數小型和微型軸承工廠和軸承公司沒有高素質的技術人員,只能生產低端軸承產品,沒有競爭力。
2.材料上的差距。合金鋼一直是國內鋼鐵行業的缺點,高端冶金技術已被發達國家嚴格保密。此外,國內鋼鐵公司研發不足也造成了我國軸承行業的先天缺陷。
3.生產工藝差距。生產過程是軸承制造中最重要的環節。它是周期性的,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。以機床為例,軸承對機床精度有巨大影,高端精密軸承的主要客戶群是機床主軸軸承。國產精密軸承和國外軸承的壽命和精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。
4.生產設備之間的差距。軸承制造商和應用制造商之間是魚與水的關系。沒有好的軸承,就不能生產好的設備,沒有可靠的機床就不能加工高質量的軸承。據我了解,大型加工制造商購買進口機床。但是,一些相對較小的國內軸承制造商寧愿購買上個世紀的老式機床,以將其改造為專用的軸承加工機床,也不愿購買國內知名品牌的機床。
相關鏈接:
電機軸承 nmb軸承 tpi軸承